信息分類:技術文章
作者:yiyi發(fā)布
時間:2011-11-6 0:07:19
將本頁加入收藏
下一篇:細胞的發(fā)現(xiàn)以及細胞學說的發(fā)展歷程
上一篇:目前的顯微鏡的種類有幾種,其構造的不同處?
活體標本的微細構造觀察最適合的顯微鏡
相位差顯微鏡,是應用相位差法的顯微鏡。因此,比通常的顯微鏡要增加
下列附件:
(一)裝有相位板(相位環(huán)形板)的物鏡,相位差物鏡。
(二)附有相位環(huán)(環(huán)形縫板)的聚光鏡,相位差聚光鏡。
(三)單色濾光鏡-(綠)。
(四)相位板使直接光的相位移動90°,并且吸收減弱光的強度,在物鏡后焦
平面的適當位置裝置相位板,相位板必須確保亮度,為使衍射光的影響
少一些,相位板做成環(huán)形狀。
(五)相位環(huán)(環(huán)狀光圈)是根據(jù)每種物鏡的倍率,而有大小不同,可用轉盤器
更換。
(六)單色濾光鏡係用中心波長546nm(毫微米)的綠色濾光鏡。通常是用單色
濾光鏡入觀察。相位板用特定的波長,移動90°看直接光的相位。當需
要特定波長時,必須選擇適當?shù)臑V光鏡,濾光鏡插入后對比度就提高。
此外,相位環(huán)形縫的中心,必須調整到正確方位后方能操作,對中望遠
鏡就是起這個作用部件。
具有完整膜結構、內含細胞器和/或核碎片的凋亡小體(apotosis body),無局部炎癥反應。
這些細胞形態(tài)上的差異可以利用倒立式相位差顯微鏡,配備超長工作距離聚光鏡,以及長工作距離物鏡,可直接觀察各種培養(yǎng)容器內的細胞形態(tài),或者製成染色玻片檢體,以明視野光學顯微鏡觀察。
兩種光線互相干涉(具有相位差)產生明暗差而行觀察,因此運用于活體標本的微細構造觀察最適合。
合作伙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