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查看產(chǎn)品參數(shù)和報價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原油孢粉是原油中保存的孢粉微化石。孢子花粉由原生質體、
內(nèi)壁和外壁所組成,前兩者均不能保存下來成為化石,而保存下來
的只是孢粉外壁。它是由類似角質的物質構成,具有耐高溫高壓、
耐酸堿、不易氧化和不易為
微生物分解的特點。因此,在經(jīng)歷了漫
長地質時期,哪怕是作為生油母質為石油形成提供原始有機質后,
其外壁結構仍能以化石形式保存下來。目前,在原油中均發(fā)現(xiàn)有大
量的孢粉化石,這一事實不僅為石油的有機成因提供了證據(jù),同時
也證明了自然界中的油氣運移作用。由于化石具有記錄地層年齡的
特殊功能,因此原油孢粉還能指示出烴源巖和儲油巖的地質時代。
總之,原油孢粉為人們研究烴源巖和油氣運移提供了直接的時空證
據(jù)。模擬實驗證明,巖石中的植物微化石不僅能和石油一起運移,
而且還能和天然氣一起運移,并且經(jīng)過運移的微體化石在結構特征
上并沒有發(fā)生任何可察覺的變化。因此,認為陸生植物的孢子花粉
可以作為油氣運移路線的可靠指示者。
孢粉化石的直徑一般是30~50μm,最小15μm,最大75μm,
呈微薄片狀,既薄又輕,能屈能伸,遇到狹窄喉道孢粉受擠可以卷
曲起來通過,一旦通道開闊起來又可以伸展開來,所以孢粉在運移
中具有很強的通過能力。隨著原油的運移,原油孢粉主要來自烴源
巖、運移過程中的運載巖以及最終聚集的儲集巖。所以,從原油中
分離出的孢子花粉常常是一個復雜的集合體。這樣,首先就要詳細
研究剖面上各地層的孢粉組合,然后與原油的孢粉組合進行對比,
找出那些儲油層沒有的、時代最老的孢粉組合,它所在的層位就應
當是烴源巖。目前這種方法已成為追索油源、判斷運移方向的一種
手段。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顯微鏡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