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分類:站內(nèi)新聞
作者:yiyi發(fā)布
時間:2011-12-5 17:35:00
將本頁加入收藏
下一篇:電子顯微鏡可見包容體內(nèi)看見肝胰腺小病毒顆粒
上一篇:顯微鏡觀察草蝦桿狀病毒感染癥處理與控制
點擊查看產(chǎn)品參數(shù)和報價--丨--
正文:
電子顯微鏡確定診斷魚類病毒性中腸腺壞死癥
病毒:中腸腺壞死病毒 (Baculovvviral Midgut GlandNecrosis, BMN) Baculoviridae, 不形成包容體的桿狀病毒雙股去氧核糖核酸
病毒 (ds DNA)長桿狀, 310 X 72 nm 具外套膜。
寄主:斑節(jié)蝦
地理分布:日本南部
臨床癥狀:
(1)感染初期,蝦苗中腸腺有一種白云似的溷濁感。此后溷濁越重,而界線則越清晰。
(2)后期蝦苗遭受感染后,會滯留于水面,腹部也有一條明顯的白線。
病理學:肝胰腺管表皮細胞壞死,并可能有中腸腺黏液表皮細胞的壞死。
診斷:
(1)螢光抗體診斷法已發(fā)展,可快速診斷,并偵測出沒癥狀的帶原者。
(2)進一步以組織病理技術及電子顯微鏡來確定診斷。
流行病學:
(1)本癥在日本南部的斑節(jié)蝦苗繁殖場一度造成大流行。
(2)蝦苗在蚤狀幼體期即可能被感染 而 PL-20 階段以前的后期幼蝦
,
受害最為嚴重,死亡率高達 98%。
處理與控制:
(1)目前并無特效藥。
(2)加強檢疫措施,禁絕病蝦或帶原者進口。
合作伙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