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分類:站內新聞
作者:YIYI發(fā)布
時間:2012-3-19 20:22:28
將本頁加入收藏
下一篇:魚類是微孢子蟲主要宿主之一!魚類鏡檢顯微鏡哪有賣?
上一篇:微孢子蟲病診斷方法?一級確定診斷抹片標本顯微鏡鏡檢!
點擊查看產品參數和報價--丨--
正文:
微孢子蟲癥病原分類!內部構造在電子顯微鏡下才可觀察清楚!
病原型別:原蟲(protozoa)
病原環(huán)境:澹水(freshwater)
學名:Glugea plecoglossi
病名(及俗名):魚微孢子蟲癥(Microsporidiosis of Ayu)或Glugeosis
最早發(fā)現(xiàn)者:Takahashi & Egusa(1977)
病原摘要:
微孢子蟲(microsporidia)之孢子呈棃形、卵圓形及橢圓形等,孢子平均大小5.8µm×2.1µm;
內部構造須在電子顯微鏡下使可觀察清楚。孢子外面具有三層組成之孢膜,前端有一極帽(polar cap)、極泡的前部呈鬆散之薄片狀,極絲或極管
(polar filament或polar tube)呈管狀,基部附著于極帽口,具有附著盤(anchoring disc),極絲斜行穿過極泡(后極泡,posterior vacuole),其長約100µm,然后呈螺旋狀盤繞于孢質(sporoplasm)和極泡后部周圍,而盤繞的圈數可作為分類的依據,孢子末端膨大成杯狀或囊狀,
有一極囊(polar capsule)大小為5.0~6.1µm×2.0~2.6µm,囊內有極核(polar nucleus)。
人畜共通:No
2.病原分類
微孢子蟲門(Microspora):
特徵為單細胞子原生動物,每個細胞都有一個管狀極絲或退化痕跡,專性細胞內寄生,無粒線體,是一種古老的真核生物,70S核糖體可分解為50S及 30S兩個亞單位;各自含有23S及16S之RNA,但缺乏5.8S RNA;有些種的核只在單倍期(體)階段發(fā)生(除一種可能是過渡的結合核);其他的單倍期和雙倍期(雙核)的世代交替中被受精卵遮斷較遲,通過減數分裂或核分類進行減半作用,經過配子的孢質配合而核結合進行倍加作用,核融合延緩到雙核時期。
合作伙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