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查看產品參數(shù)和報價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掃描式電子顯微鏡(SEM)觀察發(fā)現(xiàn)在纖維強化水泥復合材料界面區(qū)內,
其水泥膠體結構排列較為松散且分布大量孔隙,其中以碳纖維水泥復材結構最為松散。
由此可推測纖維強化水泥復合材料界面區(qū)之水泥膠體結構松散及大量的孔隙分布是影響界面區(qū)微硬度值下降及孔隙率
上升的主因。而碳纖維水泥復合材料在制作時,拌合較為困難,且纖維較易吸水及糾結成團,
是造成碳纖維水泥復合材料界面區(qū)微硬度值最低且孔隙率最高之原因。
而由EDS成分分析顯示,在純水泥試體中C-S-H及C-H兩種膠體之分布較為均勻,
而在纖維強化水泥復合材料界面區(qū)30 μm內,所分布水泥膠體大多為C-H膠體,
隨著距纖維表面距離增加其C-S-H膠體才逐漸增多,當距纖維表面超過50 μm后,
其C-S-H膠體及C-H膠體分布狀況才與純水泥試體相近。
使用儀器及設備
將經時效處理之
金相與硬度試片,以冷鑲埋方式鑲埋,并利用水砂紙及氧化鋁粉將試片表面研磨拋光,
直至材料表面呈現(xiàn)鏡面光澤,再以 Keller’s 腐蝕液將試片腐蝕。
并利用場發(fā)射掃描式電子顯微鏡(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, SEM)觀察試片腐蝕后之顯微結構及利用
硬度機進行維克氏硬度(Vickers Hardness, Hv)量測。
接著將時效處理后之拉伸試片以 Instron 4206 型萬能試驗機于室溫下做拉伸
試驗,并將拉伸破斷后之試片以掃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其破斷面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顯微鏡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