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分類:金相文章
作者:yiyi發(fā)布
時間:2011-11-30 10:22:53
將本頁加入收藏
下一篇:顯微鏡確定紅火蟻步驟!
上一篇:低倍顯微鏡分析入侵紅火蟻
顯微鏡下檢測紅火蟻毒性叮咬照片
有鑒于事態(tài)的發(fā)展,很輕易地采集到樣本, 趕運回本室作顯微鏡分析后初步認定為 入侵紅火蟻, 意即入侵紅火蟻患己經(jīng)蔓延。但是可以闡明: RIFA不是一種容易致命的昆蟲, 但是從世界受RIFA 為禍的歷史而觀, 有關(guān)當局確實要正視問題。
采集各種不同體型的紅火蟻個體(中圖), 將之制成標本 (左圖) 以備進行顯微鏡分析
紅蟻毒性: RIFA 以針刺叮咬敵人, 同時把一種名為六羥吡啶(Hexahydropyridine,或稱氮雜環(huán)己烷 azacyclohexane; Piperidine, 分子式 : C5H11N , 分子量: 85.15 )注入傷口, 它是一種含類鹼性物質(zhì), 具有組織壞死及溶血的毒性。人被叮咬時十分疼痛, 之后出現(xiàn)紅腫而漸漸形成白色膿泡, 毒性對一般人不會有致死危險, 只是通常會留下疤痕; 但對毒素有過敏反應(yīng)的人還可能出現(xiàn)呼吸困難、心跳加速的等癥狀,同時更可能誘發(fā)休克反應(yīng), 最嚴重的甚至會死亡。
(左)入侵紅火蟻 叮咬人類時會伸出藏在腹部下方有毒的螫針(上圖紅箭標所示) (右) 完全螫針的倍放大圖片(右上: 顯微鏡640倍; 右下: 顯微鏡160倍)
本室格物研究成員在勘察紅火蟻丘時,手部有六處被 RIFA 叮咬, 22小時之后的其中一個傷口的狀態(tài)如右圖: 傷口內(nèi)出現(xiàn)白色膿泡, 中間部分的針孔清楚可見。雖然被叮咬的范圍不大, 一般不會對人有危險, 但是可以想像, 若不知情者誤進蟻域而被大群攻擊, 后果則不堪設(shè)想。故此, 希望到野外人士對有疑似蟻丘的地方多加留意, 以免受傷, 如不幸被叮, 不要用手搔爪傷口, 可以凍水沖洗或蓋上冰墊, 此舉可減低痛癢; 假若受傷面積范圍較大或是疼痛難耐者, 需立即求醫(yī)。
點擊咨詢:
有任何疑問可咨詢電話: 010-64034191 / 010-84021761
合作伙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