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查看產品參數和報價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有效滲透率和相對滲透率
當巖石中存在有兩種或兩種以上不混溶的流體流動時,巖石對
其中每一種流體的滲透率稱為有效滲透率(Effective permeabilit
y),又稱相滲透率(Phase permeability)。該值與巖石的絕對滲透
率之比即為相對滲透率(Relative permeability)。由于有效滲透
率總是小于絕對滲透率,所以相對滲透率永遠小于1,等于1時就說
明巖石中只有某種單相流體流動,此時有效滲透率就等于絕對滲透
率?梢,相對滲透率的大小決定于有效滲透率的大小,而有效滲
透率的大小又決定于該相流體占有孔隙空間的多少,也就是決定
于飽和度的大小。因為,在巖石中共存的各相流體彼此都要占據一
定的孔隙空間,彼此都會干擾流動的通道。某種流體的飽和度越大
,占據的孔隙空間就越大、流動通道就越多,有效滲透率和相對
滲透率也就越高。相反,某種流體的飽和度越小,有效滲透率和相
對滲透率也就越小。因此,在實際中常用相對滲透率的大小來描述
有效滲透率。引入相對滲透率的概念最終是為了求得有效滲透率,
也就是巖石對每相流體的相滲透率。因為它才是油氣定量計算中要
直接應用的重要參數。
通過實驗我們可以測得相對滲透率與飽和度的關系曲線
,不同的巖石有不同的關系曲線。如果實驗從含水飽和度100%
開始,逐漸降低其飽和度使含油飽和度相應增加,在這種情況下確
定的相對滲透率不同于實驗由100%含油飽和度開始降低的相反過
程(圖2—21)。前一種情況稱排水曲線,后一種情況稱吸水曲線。
從圖中可知,當含油飽和度相同時排水曲線上油相的相對滲透率要
大于吸水曲線上油相的相對滲透率。對于一個在水介質中運移的油
體來說,其前端為排水條件,尾端為吸水條件。由于前端相對滲透
率大于尾端,結果使油體在運移過程中變細,最后斷開分離,這就
是滯后效應(Hysteresis)。滯留下來的油體將被下一個油體的前緣
帶走,所以只有當油源不斷時,才能有較大規(guī)模的運移和聚集。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顯微鏡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