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查看產(chǎn)品參數(shù)和報價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復式顯微鏡與解剖顯微鏡的差異
顯微鏡種類 |
特 色 |
影像 |
使用時機 |
復式顯微鏡 |
1. 光源來自于底部,標本不能太厚。
2. 放大倍率較大,多為四百至六百倍,可高達一千倍。 |
平面反像 |
觀察水中小生物或是各種組織切片。 |
解剖顯微鏡 |
1. 光源可以來自側(cè)面,因此主要用來觀察生物的外型特征。
2. 放大倍率多較小,多為二十至四十倍。 |
立體正像 |
觀察立體標本如小昆蟲或是花朵的胚珠等各部位構(gòu)造。 |
電子顯微鏡 |
1. 利用電子取代光線,可使顯微鏡的分辨率更高,看到更微小的東西。
2. 放大倍率可達一百萬倍。 |
|
觀察微小的細菌或是細胞內(nèi)的小構(gòu)造。 |
持續(xù)性傳播(persistent transmission)
(1)循環(huán)型病毒(circulative viruses) 雙星病毒科(Geminiviridae) Mastrevirus屬8種病毒及Curtovirus屬3 種病毒等共計11種病毒是經(jīng)由葉蟬類(cicadellid leafhoppers)昆蟲以持續(xù)性循環(huán)型方式媒介傳播。
另一種 Geminivirus (Tomato pseudo-curly top virus, TPCTV)則是經(jīng)由角蟬(membracid treehopper, Micrutalis sp.)傳播。
以下舉二例說明。Maize streak virus (MSV)可經(jīng)由三種Cicadulina spp.媒介傳播。
Cicadulina mbila傳播MSV最短獲毒時間為15秒;最短接種時間為5分鐘;獲毒至傳播病毒之潛伏期(latent period) 4-19小時,
蛻皮不會喪失接種能力(inoculativity),但病毒不能經(jīng)卵傳播。有關(guān)飛蝨、葉蟬傳播之循環(huán)型病毒的循環(huán)路徑,Markham (1992)報告指出MSV從C. mbilc腸道經(jīng)由濾室及中腸 Page 6 的胃前位細胞(anterior cells of the ventriculus, midgut)藉由受位仲介吞噬機制(receptor-mediated endocytosis)進入體液,再到唾腺。
一 種 角 蟬 (Micrutalis malleifera) 傳 播 TPCTV (Curtovirus, Geminiviridae)之獲毒及接種時間<1小時,潛伏期24-48小時,保毒時間與獲毒時間成正比例;在獲毒6小時的情況下,傳毒接種時間約15小時,屬持續(xù)性循環(huán)型傳播方式(persistent,circulative)。媒介昆蟲注射TPCTV罹病植物汁液或部分純化病毒液可以傳播病毒。成、若蟲傳播TPCTV效率高,若蟲接種能力不因蛻皮而喪失。Briddon et al. (1996) 指 出 TPCTV 的 基 因 體 (genome) 與 Mastreviruses 及 Curtoviruses病毒相似;但其核鞘蛋白(coat proein)如與葉蟬及粉蝨傳播之geminiviruses比較,則與葉蟬傳播之geminiviruses較相似。這意含geminiviruse的媒介昆蟲傳播專一性,主要決定于病毒的核鞘蛋白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顯微鏡百科
特別聲明:本文出自北京上光儀器有限公司-未經(jīng)允許請勿轉(zhuǎn)載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jsgyq.com/news/2333.html 北京地區(qū)
金相顯微鏡專業(yè)的供應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