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查看產(chǎn)品參數(shù)和報價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酵母菌與甘草:(實驗裝置1,2相對應組同步操作)
實驗一:變動的毛細水柱(2甘) 1-1-1、2、3
1.方法﹕
(1)實驗裝置1的左瓶﹐盛入25C.C.酵母菌溶液加25C.C.甘草浸出液(2
克) ﹐作為實驗組﹔右瓶盛入25C.C.酵母菌溶液加25C.C.水﹐作為對照組。
(2)分別從左、右瓶中取樣﹐置于顯微鏡下檢數(shù)、記錄酵母菌數(shù)﹔移動
左、右瓶口通氣管上的鋼夾﹐同步完成裝置密閉狀態(tài)的操作。
(3)每3分鐘為一觀察時段﹐記錄紅色毛細水柱移動情形﹔至第10時段﹐
同步移動鋼夾﹐開放裝置﹐汲取左、右瓶中溶液﹐于顯微鏡下﹐檢數(shù)、記錄酵母菌數(shù)。
(4)裝置控制:透過通氣、歸零、密閉等序列操作﹐即可進行重覆實驗觀察。
注1通氣:同步移動左、右兩瓶口通氣管上鋼夾夾住套接處。
注2歸零:利用斜面原理﹐調(diào)整毛細紅色水柱至管近中央部位。
注3密閉:同步移動左、右兩瓶口通氣管上鋼夾夾緊橡皮軟管。
2.結(jié)果:如表變動的毛細水柱(2甘) 1-1-1
(1)檢視組內(nèi)平均及組間平均﹐發(fā)現(xiàn)毛細紅色水柱朝右瓶方向移動﹐分
析其原因可能是﹕左瓶實驗組酵母菌在2克甘草浸出液的環(huán)境里﹐
進行無氧呼吸作用﹐致瓶中氣體分壓變動小﹔右瓶對照組的酵母菌
則進行有氧呼吸作用﹐大量消耗瓶中的氧﹐氣體分壓的改變﹐迫使
毛細紅色水柱朝右瓶方向移動
(2)檢視、比對第1時段及第10時段酵母菌數(shù)組間平均值和的平均﹐
左瓶酵母菌數(shù)145個﹐右瓶酵母菌數(shù)138個﹐左、右瓶菌數(shù)的增加
到底是經(jīng)由何種呼吸作用﹐進行出芽生殖﹐則有待更進一步的觀察
與解析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顯微鏡百科
特別聲明:本文出自北京上光儀器有限公司-未經(jīng)允許請勿轉(zhuǎn)載,本文地址:http://www.bjsgyq.com/news/4565.html 北京地區(qū)
金相顯微鏡專業(yè)的供應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