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查看產(chǎn)品參數(shù)和報價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用顯微硬度試驗研究擴散現(xiàn)象的方法開始是局限在鋁合金中
,經(jīng)證明很靈敏.現(xiàn)在幾乎已成為研究很多種
金屬擴散的例行方
法,其中包括銅,黑色金屬,貴金屬和過渡金屬,而所引用的參
考文獻還遠遠不夠詳盡.因為顯微硬度試驗不消耗,甚至于不改
變試樣,所以有在進行任何其他研究方法之前作為試探性試驗使
用的優(yōu)點,即便在不利情況下也是如此.
所述的對比法也應用于研究顯微組織的局部擴散,這種現(xiàn)象
在鑄造和凝固,均化,退火和其他熟處理等冶金操作中起主要的
作用.一個常遇到的問題是分析偏析區(qū),既包括表示不完全均化
的殘余偏析區(qū),也包括合金為了承載或其他目的而需要的偏析區(qū)
。宏觀偏析是指合金元素平均含量從金屬錠一個區(qū)域到另一個區(qū)
域的很大變化,它是標準硬度技術的問題而不是顯微硬度方法的
問題.但是,在某些情況下,對用中等載荷制定的硬度頻率曲線
的分析,能提供有關粗大偏析區(qū)分布的很有用的資料.顯微硬度
試驗的典型應用是在微觀偏析的領域內(nèi),即研究濃度從給定晶粒
心部到邊界的系統(tǒng)變化(品內(nèi)偏析).因為此現(xiàn)象是由熔融臺金凝
崮成濃度變化的一些連續(xù)層所造成的,
固溶度測定固溶度極限的經(jīng)典方法之一是觀測一系列合金的
顯微組織,其中合金元素的含量遞增(--元系)或幾個合金元素之
一的含量遞增(三元系或更多元系)是經(jīng)過分析的.只要組成保持
在溶解度的范圍內(nèi),在達到飽和之前,顯微組織都是單相的,不
能顯示出成分的變化.進一步增加溶質(zhì)才形成第二相析出,在此
之后的基體組成保持不變(即飽和值).出現(xiàn)最初的痕量析出相就
表示超過了固溶度極限.
因為固溶體的硬度隨溶質(zhì)含量增大,顯微硬度試驗可能比金
相方法更有利地獲得較準確的結果.此方法包括有在恒定載荷下
測定在給定溫度下退火和急冷的經(jīng)過分析的試樣顯微硬度.用足
夠小的壓痕能使雙相試樣中的析出物影響減少到很小,使所測的
幾乎是飽和固溶體的基體硬度,所以為恒定值.在任何情況下,
硬度/組成曲線都顯示出退火溫度下溶解度極限所作相應移動.
整個固溶度曲線是用在各種不同退火溫度下好幾批試驗的結果獲
得的.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顯微鏡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