信息分類:金相文章
作者:yiyi發(fā)布
時間:2011-11-30 10:20:29
將本頁加入收藏
下一篇:顯微鏡下檢測紅火蟻毒性叮咬照片
上一篇:不銹鋼熱軋后回火觀測實驗方法與步驟
低倍顯微鏡分析入侵紅火蟻
天水圍香港濕地公園附近收集蟻類樣本后, 立即返回本室, 透過很有限的參考資料輔助, 利用低倍顯微鏡分析, 便可快速把它的身份鑒定出來 ~ 入侵紅火蟻 (紅火蟻, Solenopsis invicta), 且意識到蟻患可能己在香港蔓延。
而入侵紅火蟻的觸角部分與之顯然不同。 高倍顯微鏡下普遍家蟻頭楯結構不相同, 楯齒也較纖弱。
在獲得鑒定結果的同時, 我們亦不禁火上心頭: 香港的漁農自然護理署(漁護署)在是次事件中嚴重失職, 她對于這個惡名昭彰的品種在港的行蹟一無所知, 若不是紅火蟻災害在廣東省禍起蕭牆, 相信我們至今仍被蒙在鼓裡; 其次, 事件在香港出現(xiàn)后, 她僅懂把鑒定的工作假手于外地, 整天在等待別人鑒定結果的同時, 似乎祗懂盲目地殲滅新發(fā)現(xiàn)的"懷疑紅火蟻"的蟻巢, 漁護署畢竟沒這個判斷的膽量, 但是在進退兩疑在心態(tài)中采取了仍是正面的處理方式, 但是問題發(fā)生時, 市民需要的是快捷的科學的分析結果, 有效而進取的解決方法!
而且, "寧可殺錯, 不可放過" 不是任何科研機構應持的處事態(tài)度, 遑論是政府部門了! 我們從鑒別紅火蟻的經驗來看, 這雖然祗是一個生態(tài)上的警戒, 引不了市民的普通關注, 希望當局能汲取此次教訓。
合作伙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