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查看產品參數和報價--丨--

---

---

---
正文:
現在讓我們把這個原理用于鋼制品。在日常生活領域中,
我們被消費品所包圍,例如爐灶、燈具和汽車,它們
都用鋼板或鋼帶作結構件。在多數情況下,這些東西是通過
深沖軋制或以某種方式成形到所要求的形狀的。成形前,鋼
可能處于退火或表面光軋狀態(tài),對于復雜的形狀來說這是必
需的。成形操作中發(fā)生的變形使鋼明顯地強化。
可以從軋鋼廠買到不同冷作強化程度的鋼板、鋼棒、鋼
帶和特殊型材。這些型材是通過大型軋鋼機冷軋或通過模具
拉深從而減少它們的橫截面而完成的;厚度和直徑變小,而
板和帶變長,強度的提高則取決于軋制中引起的壓下盤。大
多數碳鋼制品是以冷軋制品供應的。一般冷禮制品的壓下量
不大于10%左右,而強化效應可使拉伸強度比退火狀態(tài)提高
20%,屈服強度(壓下量為10%時)可提高50%之多。
如果一個零件采用冷軋材料進行設計,并且保險設計到非臨界
強度,那么圖紙中規(guī)定冷軋的xxxx鋼就可以了。如果強
度是臨界值,就可能必需規(guī)定所要求的冷軋程度。對于棒材
和板材,狀態(tài)的標識體系是1/4, 1/2, 3/4和全硬化,以及
表面冷軋狀態(tài)等,對于帶材,則有一系列體系用來標識冷作
硬化狀態(tài)或程度。
出自http://www.bjsgyq.com/
北京顯微鏡百科